遠紅外線療法與一般熱療的差異?
比較項目 | 熱療 | 遠紅外線療法 |
---|---|---|
產品類別 | 熱敷式 | 遠紅外線(照射式或服貼式) |
傳熱方式 | 傳導 | 傳導+輻射 |
治療深度 | 只作用在體表1cm以內 | 可深入體表達5cm以上 |
治療原理 | 熱效應 | 熱效應+非熱效應 |
治療時間 | 每次30~40分鐘為限 | 無時間限制 |
治療風險 | 燙傷、皮膚乾燥 | 無 |
治療效果 | 只能治標,例如:舒緩疼痛、增加關節活動度 | 深層改善,例如:促進循環、加速傷口癒合等 |
熱療只能短暫緩和不適的症狀,而遠紅外線可以從根本改善循環,直接減少各種不適症狀的發生頻率。
遠紅外線強度與治療距離的關係
- 遠紅外線是光波的一種,照射的強度和距離成反比。
- 遠紅外線放射源距離人體越近,治療效果越好。
- 照射式產品因高溫及外觀限制,無法貼近身體使用。
- 照射式通常需距離20~30公分,貼服式可直接貼附身體。

產品類別 | 距離 (公分) |
治療強度 (mW/cm2) |
---|---|---|
貼服式 | 0.3 | 45 |
照射式 | 10 | 20 |
照射式 | 30 | 2.2 |
遠紅外線治療強度與距離的關係
遠紅外線與近紅外線的療效差異?
- 紅外線中對人體有益的波長范圍是6-14 μm的遠紅外線,它有活化細胞、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。
- 波長3μm以下的屬於近紅外線,它對人體的作用是將溫熱表層細胞組織,無法達到深層作用的效果。
- 因此選購遠紅外線產品需特別注意是否含有高比例的近紅外線(即波長<3 μm的部份)。

遠紅外線醫療應用無法普及的原因?
- 偽品充斥:無法達到宣稱的效果,且無科學根據。
- 效果不佳:放射率低或下降很快,使用者感受不到。
- 使用不便:使用地點及方式受限,無法長時間使用。
- 價位過高:一般民眾接受度低。

如何選擇良好的遠紅外線商品?
- 材料:天然材料較佳,最好能看得到、摸的到。
- 效果:要有放射率的佐證,且在短時間內可感受到效果。
- 技術:加熱方式是否安全、便利、耐用、穩定、節能。
- 價位:價格要合理,適合一般民眾選用。